對比是指顏色與顏色的相關情形,是一種色彩與另一種色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關系對視覺所產生的影響。
1.色彩對比
(1)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是將兩個不同的色相并列在一起所產生的對比效果。在產品包裝設計中,運用色相對比能使設計的整體效果鮮明、突出、明快,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圖6-93)。
(2)明度對比:將兩種不同明度的色彩并列而產生的對比反應稱為明度對比。其對比效果會使明色變得更亮,暗色變得更暗。在產品包裝的色彩設計中,運用明度對比能使包裝的整體形象更加鮮明、強烈,重點更加突出。
(3)純度對比:是指不同純度的色彩并列之后產生的比較性變化,其結果是鮮明的色彩愈鮮明,灰濁的色彩更灰濁。
(4)冷暖對比:色彩具有心理上而非物理性的溫度感,紅、橙、黃色系會給人以溫暖感,而藍、綠、青色系會給人以清涼感,這些都是人的心理作用,將這兩種屬性的色彩并置,可產生冷暖對比的作用。在運用冷暖對比時,應以一方為主、另一方為輔,以相互協(xié)調。
(5)補色對比:在色相環(huán)中,互補的兩色位于直徑的西端,互補的兩個顏色稱為補色對,如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等。補色對中的兩色并排或相鄰會使人感到純度增加,色彩更明艷,這種情形稱為補色對比。在包裝設計中,運用補色對比進行色彩設計,會使產品包裝有一種絢麗奪目的感覺,使包裝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但運用一定要恰當,否則會顯得嘈雜混亂。
(6)面積對比:顏色所占的面積大小,結合人的心理作用,也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變化。一般面積越大,愈能使色彩充分表現(xiàn)其明度和純度的真實面貌;面積越小,愈容易形成視覺上的辨識異常。在包裝設計中,如要突出某個重點內容,可以利用加大色彩的面積來增強其效果。
另外,色彩通過與形態(tài)、位置、層次感的對比,也能獲得豐富的視覺效果。
2.色彩調和
調和是視覺生理最能適應的感覺,即視覺生理平衡。色彩和i皆是相對色彩對比而言的,有對比才有調和,兩者是對立的統(tǒng)一,所有的色彩對比都要以和諧為最終目的。
(1)類似調和:類似調和強調色彩要素的一致性,追求色彩的統(tǒng)一感。類似調和以強調共性取得和諧,追求統(tǒng)一中的變化,主要靠各個類似色之間的共同點來產生調和作用,以求得較好的趣味感,給人柔和諧調之感。類似調和可分為同一調和、近似調和,也可分為色相類似調和、純度類似調和、明度類似調和。商品的包裝設計不同,采用的類似調和不同,給人的視覺效果也各不相同(圖6-94)。
(2)對比調和:對比調和是調和的另一種手段,以強調變化來組合和諧色彩。對比色系的調和原理,蘊含著不相干兩原色的并置技巧。運用得當,會產生明顯、輝煌、華麗的效果;運用不當,顏色相互排斥,會使畫面產生不和諧之感。對比色、補色調和難度較大,可通過加強明度、純度的共性,使色調趨向一致來達到調和;也可以通過降低對比色、補色的純度,或拉大對比色雙方的面積差來達到調和。在包裝設計中運用對比調和,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讓人過目不忘。
(3)秩序調和:在產品包裝的色彩設計中,色彩各要素往往處于變化之中,如果能給這些變化以一定的秩序,也會產生和諧感。秩序調和是通過重復、漸變、節(jié)奏等秩序有規(guī)則變化的方法,使畫面取得和諧美感。當色相、明度、純度按一定的級差遞增或遞減時,必然產生有規(guī)律的秩序美。調和層次越多,越容易獲得協(xié)調感。
(4)隔高調和:是從民族傳統(tǒng)藝術中借鑒來的色彩調和方法。民同藝術品的色彩純度達到了極致,畫面絢麗多彩又十分和諧,就是由于使用了以黑、白、灰、金、銀等色襯底或勾邊的方法隔離對比色,以達到畫面的協(xié)調。隔離調和通過在相鄰的兩色之間插人第三色進行分隔,使色彩關系發(fā)生變化,使模糊的關系變得清晰,使生硬的關系變得融合。通常用黑色間隔會增加純度,色相感更加明確;用白色問隔會減弱純度。
(5)空間混合調和:將鮮明對比的純色以一種極小面積的交替混雜狀態(tài)并置,使色彩間發(fā)生同化作用,視覺中各色的感覺與原色相產生差異與變化,從而在視距的影響下產生特殊的色彩視覺混合效果。這種色彩的同化效果是視覺對色彩的總體印象。